今天所指的白芍與赤芍,以前古人是未有細分的,他們只有「芍藥」一藥,始於《神農本草經》,並列為中品。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《傷寒雜病論》收載133個方劑中,使用芍藥的就有31條。中藥所指的芍藥,是毛茛科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的根,其花正是宮廷國畫常見的觀賞花卉。

我國是世界上芍藥屬植物自然分佈和多樣化中心,也是芍藥栽培品種起源與演化中心。秦朝時期芍藥就已普遍栽培,而當時牡丹芍藥不分,皆稱芍 藥。至東漢末年,才將草本者稱芍藥,木本者稱牡丹(木芍藥)。此期進入人們觀賞傳情或藥用,都是以野生品種為主。魏晉時期,芍藥開始被大量引種栽培於宮廷作觀賞。至唐代 已舉國尊牡丹為花王,崇芍藥為花相,二者並稱「花中二絕」。自 宋代,以芍藥為起源種,各地引種栽培,馴化改良日盛,優良品種頻現。因「揚州土壤肥膩,與本草唯宜」,所以廣陵(揚州)芍藥名譽天下,更使揚州成為芍藥的種植中心。

芍藥,分赤,白二芍始於南北朝 ,但當時並未在藥用時真正區分,其藥用資源均來源於多種芍藥屬的野生植物;宋代以根的顏色劃分赤芍與白芍;元至清代以花的顏色為劃分依據;到近代則以栽培及加工方法等為依據。南朝梁代陶弘景《本草經集注》是已知最早提及芍藥的地道性及有赤、白之分的本草著作,其云:「今出白山、蔣山、茅山最好,白而長大,餘處亦有而多赤,赤者小利。」但實際應用並未將功效、主治明顯區分,延至隋唐《新修本草》仍未將兩藥分開使用,五代吳越時《日 華子本草》亦統稱芍藥。

到了宋代,隨著對赤、白芍功用有了較多的認識。如《開寶本草》云:「此有兩種,赤者利小便下氣,白者止痛散血。」《太平聖惠方》以赤芍藥、白芍藥分列,指出祛邪多用赤芍、補虛多用白芍。金代成無己《註解傷寒論》芍藥甘草湯方後注云:「白補而赤瀉,白收而赤散」,是對宋金以前臨床應用芍藥的總結,對後世影響較大。

現今,市場絕大多數的赤、白芍均來自栽培品。根直粗而大的,經過去皮和入沸水煮的步驟,便加工成白芍;而根瘦小者,便直接切製成赤芍。赤、白芍已經是中醫處方上常見的中藥,用量亦非常大,無論任何時候使用中藥,建議根據中醫師或中藥師意見,方能安全有效地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