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插茱萸少一人

image019

小時候背誦唐詩時,王維這首<<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>>是必讀名篇,筆者背誦一字不漏,但詩中含意卻是一知半解,年少無知,每當讀到「茱萸」時總是發笑。當上了大學讀中藥時,方知詩中的「茱萸」,是指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. et Zucc.。

原來,古時有在重陽節「插茱萸」的風俗,用以避難消災,以招吉祥。<<風土記>>記載:「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,辟除惡氣而御初寒。」此習俗於唐代最為流行,不論男女老幼,或折茱萸插在頭上,或佩帶於手臂上,插茱萸成為重陽節一個主要標誌,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「茱萸節」。但在宋元以後,插茱萸的習俗便逐漸鮮見了。

山茱萸分布在長江以北,秋末冬初,果實開始成熟,採收後置沸水略燙,及時擠出果核,將果晒乾或烘乾,使成為常用的中藥材山茱萸,因其已去核,色似大棗,故又稱山萸肉或棗皮,是固澀藥,有補益肝腎,收斂固澀之效,六味地黃丸其中一味,就是此藥。

然而,坊間不少朋友將中藥山茱萸誤以為另一中藥「吳茱萸」,雖差一字,但相距甚遠。吳茱萸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 (Juss.) Benth. 接近成熟的果實,是溫裏藥,有散寒止痛、溫中止嘔、助陽止瀉之功效,與收澀補益的山茱萸實屬不同。所以,使用時必須區分,不可胡亂混用,否則有機會適得其反,如有需要,可向自己的中醫師或中藥師查詢。

圖:山茱萸原植物(來源:網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