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特色藥材—黃芪(1)

黃芪,又名北芪或黃耆。耆者,長也。黃芪色黃,為補藥之長,故名。因舊時的藥材行業分有南北藥材,黃芪來源於北方,故稱之為北芪。北芪甘溫,無毒,益氣固表,托毒生肌,用作和緩強壯,及利尿止痛排膿,為瘡瘍癰疽和痘癥不起之要藥。素有「十藥八芪」之稱,意思是十個藥方,有八個用到黃芪,加上黃芪又是常用的食療保健藥材,可見其需求之多。

黃芪是藥材鋪、海味鋪、街市雜貨鋪必銷的藥材之一。在香港,銷售講究規格,分檔論價。藥材鋪為增加銷量,常將黃芪裝入樽頭,擺放在鋪面的當眼位置以方便客人選購。香港市民購買力強,喜歡上等高檔的黃芪,商家傳統便追求藥材飲片之形、色、氣、味俱全。因此形成具香港特色的黃芪商品,多稱爲北芪、正北芪、黑芪、黑鑫(淦)芪等。

香港出售的黃芪一般染黑再切成大斜片,外皮經過刀刮或撞皮而殘留部分青黑色,斷面皮部黃白色,木部鮮黃色。商品按切片的大小分檔,商家常將黃芪片的等級由高至低分為:雙頂切片、頂切片、大切片、中切片。

政府無就其商品規格制定標準,即使行內有約定成俗的規格準則,但也極少向外公開,市民普遍不知道其等級檔次是如何劃分,以致有商家將較細小的黃芪條,通過壓扁後切成較大的片張,充較高等級的黃芪片出售。

有見及此,有些商家為加以區別,將輕微壓扁的黃芪片稱「原切片」,無壓扁的黃芪片稱爲「原枝切片」。一般以原枝切片售價高,原切片次之,通常以壓扁程度越大的切片售價越低,具體可從切面的紋理進行鑑別。

原枝切片,切面可清楚區分皮和肉,其紋理清晰,可見明顯的環圈,用植物組織學的術語講,即是清楚見到韌皮部、形成層、木質部、髓部、射線和導管等紋理;原切片,加工者是爲了修直和固定芪條而輕微壓扁以方便切片,其切面也可容易區分皮肉,可見環圈,兩頭紋理也較清晰,但中間紋理不清晰;而壓扁的北芪切片,切面皮肉不易區分,無環圈,紋理不清晰,通常壓扁程度越大,皮肉越難區分,越無紋理。

黃芪的商品價格,除了受加工規格影響之外,還受來源品種、產地、生長狀況(野生還是栽培)等因素影響。中國藥典收載的黃芪正品為「膜莢黃芪」和「蒙古黃芪」,另一品種,市場習稱「晉芪」的「多序巖黃芪」,現中國藥典已分列「紅芪」收載。還有地方習用品種,如「梭果黃芪」(非藥典品),在四川地區也充當黃芪使用,商品稱為「川芪」。可見黃芪的品種來源很復雜,市民購買時請向有信譽的商家購買和多咨詢中藥師的意見。(未完,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