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田七 (三. 談規格)

image027

李東坦在《用藥法象》中提到:「凡諸草木昆蟲,產之有地,根葉花實,採之有時,失其地則性味少異,失其時則性味不全。」意思即是,用作治療的中藥,有產地之別並按時令年期收採,方能使中藥發揮本來之療效。

以三七而言,採收可以分為春三七(摘除花蕾後採挖的)和冬三七(留種子後採挖的),前者品質較佳。筆者不是三七種植專家,不似藥農能說出甚麼土壤能種出優質三七,什麼時候淋水施肥,如何播種採根;筆者亦不如藥材加工戶那麼明瞭怎樣將三七剪切、揉搓、發汗、打磨。所以,筆者只想簡單分享一些市場上見到不同規格三七商品的經驗。

三七與人參同是來源於五加科人參屬Panax L.,均以根及根莖入藥,故原枝三七剛從土壤取出來時,是與人參有點相似,但到了商品層面,三七和人參外表差異尚為明顯,原因是香港市面見到的三七藥材,通常只是主根,其他支根、蘆頭均會被剪走,並加工成其他在香港不常見的商品,如:筋條、絨根、剪口。

在藥房見到的三七,多數是大大細細,形狀各異,或不同顏色的田七頭。三七是以頭數定等級,越大粒等級越高。頭數是指每市斤(500克)含有多少粒三七。《地理標誌產品文山三七》將三七分為10頭、20頭、30頭、40頭、60頭、80頭、剪口、筋條等十二個規格。

一些三七外形是圓錐形且較多瘤狀突起的,習稱「疙瘩七」;圓柱形的,習稱「蘿蔔七」,誰較優勝,則眾說紛紜未有定論。三七外皮正常顏色是紅棕、灰褐或灰黄色,紅棕色是由於三七於紅土種植所致。然而,坊間有部分三七是表面烏黑發亮,實質是用烏煙燻黑,再用蟲白蠟拋光加工,使其外觀更漂亮和有利保存。

購買三七時,一般以外形飽滿、粒大體重、斷面灰綠色、菊花心明顯為佳。每味中藥查實都非常考究,有機會再探討其質量評價方法。最後,如對中藥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你們的中醫師或中藥師,以策萬全。

 

圖:原色無拋光三七(來源:筆者)